世界五千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因于6月5日爆发,故又称“六·五战争”,它是指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的战争。 1956年10月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后,整个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57年1月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

继续阅读

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俄国文坛活动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托尔斯泰出生在图拉省克拉皮文县雅斯纳雅·波良纳的一个伯爵家庭里,后来承袭了爵位。他两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姑母监护长大。1844年他进喀山大学东方系学习,后转法律系,接触到卢梭、孟德斯鸠......

继续阅读

巴尔干“火药库”

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欧洲东南门户,联着小亚细亚,是欧洲大陆通往中近东的必经之地,同时巴尔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和棉花等资源,各国垄断资本都在这里加紧渗透,使该地区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德国为了争取俄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拉拢和导演下,1873年,德、俄、奥三国拼凑了一个“三皇同盟”。德法战争和......

继续阅读

真假预备军团

1799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掌握了法国的政权。然而其政权受到了严重的外来威胁。在拿破仑宣告执政府成立时,在法国的边境上,反法同盟的军队正在大量地集结,严重地威胁着法兰西的新政府。当时,10万奥地利军队重新占领了原属法国的北意大利,引起了新政府的不安。拿破仑决定秘密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预备军团,以便挫败奥军,收复失地。 ......

继续阅读

少年军官的愿望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一个伟大的军事理论家。1780年他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小税吏家庭。由于父亲的微薄薪水难以养活一大家人口,只得让孩子们早早地独立谋生。 在卡尔的四个兄弟中,除老大古斯塔夫为继承祖业学习神学外,其余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先后被送去当兵。先是老二弗里德里希,接下来是威廉,老四卡尔在布尔格的拉丁学校接受了有限......

继续阅读

墨索里尼陈尸街头

本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独裁者和法西斯党党魁。墨索里尼早年曾加入社会党,但不久后被开除。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头一个法西斯组织“战斗团”,接着在1921年成立法西斯党。1922年10月发动“进军罗马”的军事政变,开始了他在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他对内镇压共产党和民主运动;对外侵略阿比西尼亚、武装干涉西班牙、侵占阿尔巴尼亚。......

继续阅读

雅典

雅典是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希腊主要的城邦之一。约在公元前8世纪时,爱奥尼亚人在这里建立起城邦式的独立王国。从此,雅典便成了“希腊的眼睛,艺术雄辩的母亲。” 雅典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全境多山,平地较少。 历史上的雅典地区,从未受过武器入侵,也不是对立民族间激烈冲突的舞台。所以,雅典的繁荣......

继续阅读

玛雅文化

玛雅在公元前3000年-4000年就开始定居,从而进入农业社会。他们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玛雅文化的全盛时期在公元3-9世纪,乌希玛尔和奇钦·伊查是玛雅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玛雅文化在古代美洲大陆水平最高,发展最早,并创造了象形文字,所以玛雅人被称为“美洲的希腊人”。玛雅文化的成就表现在物质......

继续阅读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石碑上,共包括282则条文。1901年,一支法国考古队,在伊朗的苏萨,挖出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的大石柱。这根石柱已经断成三截,但拼起来还是完整的,石柱两米半高。它的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一个坐着,右手握着一根短棍;另一个站着,双手打拱,好象在朝拜。石柱的下部,刻着象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经考证,这正是用楔......

继续阅读

埋在"死人之丘"下的城市

在巴基斯坦信德沙漠的深处,有一处被称为"死人之丘"的佛塔废墟,废墟之下却埋藏着一个城市。城市的主人是达罗毗荼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和用棉花织布的人。他们创造了结构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相当精密的度量衡方法。摩享佐·达罗城为什么会衰落到葬身漫漫黄沙之下?城市的主人后来又到哪里去了?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