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为什么1+1可以等于1
我们初学算术时,就已知道1+1=2了。这是确定无疑的。假如有人做加法而1+1的答数不是2,那就要得0分。但是,当我们学到了二进制制的计数法后,就知道在二进制制里1+1=10而不是1+1=2了。由于在二进制制里,根本就没有2这个数字。 现在这里又写了这样一个等式1+1=1。到底是什么道理呢?这叫做逻辑代数中的加法。 ......
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
为了防止四则混合运算时相互发生混淆,使计算得到一个已经确定的结果。人们先后结合生活和实际生产的各个需要,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明确规定:要“先乘除,后加减”。为什么科学家会如此规定呢?因为这样规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它的理由如下: 1.这样规定运算顺序,更加符合生活实际需要。请看下面例子。例1:王大妈到布店买了3米红布,每米红......
为什么一个人能解决狼、羊、白菜过河的问题
题目是这样的:有位带着一只狼、一只羊、一棵白菜来到河边(我们假使狼是不吃人)的人。河边刚好有一条空着的小船,过河时,船很小仅能允许主人带一样东西,若带两样东西上船,船便会沉下去。另一方面,若没人照管,狼会吃掉羊,羊又将啃白菜,因此,狼和羊,羊和白菜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是不可以放在一块的。问主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过河方案,才可以把......
为什么会有七巧板
七巧板也叫“益智图”,依据近代数学史专家详细研究,七巧板发明的年代大约为明、清时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能的结晶,在国外也十分重视。欧美人称它为“唐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tangram”这个英文单词正确译法应是“蛋图”。从前我国东南沿海的水上居民被称做蛋家,因而在明清两朝,备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以及歧视,七巧板就是他们的......
为什么会有“+-×÷=”这些符号
+、-、×、÷以及=这五个符号,小学生,还有些学前幼儿也已懂得它们的意义以及用法,在高等数学里当然少不了它们。但是它们的来历确实经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发展道路。 古希腊与印度人不约而同,都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表示加法,如3+1/4就写成了3 1/4。直到现在,从带分数的写法中还可能看到这种方法的遗迹。 若要......
为什么有无限大与无限小
人们通常碰到的数,不管是实数或是复数,都有确定的量值,就说是有限的。这充分反映了我们一般碰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总能用这些数来计量。 我们在长期的不断认识过程中,又开始产生两个新的概念。最早,人们把整个宇宙说成只是地球,但航海学的测量却又测得地球半径大约为6370公里,它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十分大的数。16世纪,哥白尼的......
为什么蜂窝都是六角形的
若你仔细地观察过蜜蜂的蜂房,你便会由衷地发出惊叹来,它的结构可真是大自然中的奇迹啊。 自正面看上去,蜂房的蜂窝全是由很多大小一样的六角形组成的,并且排列得十分整齐;自侧面看,蜂房由很多六棱柱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构成的;若你再认真地观察这些六棱柱的底面,你会更加惊讶,它们已不再是六角形的,它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却是尖的......
为什么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24个角
每副三角板内有二个三角板,一个上面的角度为30°、60°、90°,另一个上面的角度为45°、45°、90°。这样一来,每副三角板上只有30°、60°、45°、90°这四种角,如此,请你讲讲,有这四种角能够画出多少个角来呢?注意,这里讲的角是指知道确切角度数的,而不是指用三角板随便画出来的角。 上面的问题看上去十分简单......
为什么能快速画出五角星
我们介绍三种用直尺与圆规很快画出五角星的近似方法。像这样,你以后在彩纸上再画五角星的时候,可以方便多了。 方法一:口诀“城外道儿弯,城门五面开”,首先在纸上用圆规画个圆,然后画出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AC与BD;之后分别用C、D作圆心,用直径BD的半径作弧,两弧交在E点。则OE便近似等于圆的内接正五边形之边长。自A点......
为什么汽油桶、热水瓶是圆柱形的
汽油桶、热水瓶等,都是用来装液体的容器。不知平时你注意过没有,装液体的容器,大都是圆柱形的。这是否有数学方面的道理呢?有的。 我们生产一件容器,都希望可以用最省的材料,来装一定体积的液体。或者说,用同样的材料,做成的容器的容积最大。 在平面几何里,我们学过计算圆面积以及一些正多边形的面积或周长的方法。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