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为什么说谚语和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鲁迅的《阿Q正传》里有这这一段文字: 这拳头还未打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地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一推,使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地走了。 阿Q眼看就要大吃苦头,“好汉......
为什么称白居易的乐府诗为“新乐府”
“新乐府”这一名称是白居易提出来的,《乐府诗集》之中最后一类标名是“新乐府辞”。所说的新乐府,就是一种利用新题来写时事的乐府诗。建安时期诗人有很多借古代题者写时事。杜甫“即事名篇”也是所有新题都用来写时事。白居易就自创新题也全写时事,所以又名“新题乐府”。还有一点,新乐府并不用是否人乐来作为衡量标准,因此加上“新”字。且从音乐......
为什么悼念死者要开追悼会,戴黑纱、送花圈
在如今,去世了,常常就由死者存活的亲朋好友及同事们聚在一块,开个追悼会。 追悼会,其实就是生者对死者悼念及评价的会议,以悲痛的感情,表明对死者的缅怀和追念。这则是人们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特有的一种礼数,据考查,对于汉族来讲,是从周礼传袭演化而来的。古代时的名称叫做祭奠。除了拥有上述含义之外,祭奠典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古人......
为什么第一次结婚的夫妻称为“结发夫妻”
在我国古时候,犯了罪的人,全要被刮去头发跟胡须。像秦汉时期,有两种常用的刑法,一种叫做髡刑,即刮去头发;另外一种叫耐刑,即剃去胡须。通常说来髡刑要比耐刑重些。反之,遵纪守法的人,无论男女都要蓄着长发。当时男子到20岁时要行“冠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盘成发髻,称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代表成年了。因此,男子20岁也叫“弱冠”......
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宝”
1786年,正是干隆皇帝八十大寿,宫廷特地为他举办了盛大寿庆。当时全国各地有名的戏班子都纷纷赶往京城献艺祝寿。其中,江南徽班的演出非常精彩。皇帝和百姓们看了都连连叫好,于是徽班就留在了北京。后来,徽班和来自湖北的汉班同台演戏,相互取长补短,并吸取其它剧种的特长和北京方言的语音特点,汇集成了一种崭新的戏剧声腔,叫做“京调”。用京......
为什么丹麦和波兰都有《美人鱼》
在丹麦和波兰的首都,都矗立着一尊美人鱼雕像,两国人民都把美人鱼雕像看做是艺术珍品,并把它作为国家的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两尊美人鱼虽然名字相同,但造型和风格却是不同的,它们的来源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海的女儿》,这个童话讲了一位人身鱼尾的海公主渴望人间生活,为了追求幸福和爱情......
为什么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你是否知道“一衣带水”的出处呢? 《南史·陈后主纪》里有这样一句话:“隋文帝谓仆射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原来它的历史还相当久远。我们所知道的成语来源很多,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知识便变得丰富多彩。 汉语成语的来源相当广泛,最常见的有好多个方面。有很多成语都来源于神话寓言,像“精卫填海”来......
为什么肖像雕刻的典范是古罗马雕塑
公元前1世纪,罗马是世界的强国,它的强大给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罗马艺术代替了希腊艺术,处于主导地位。罗马帝国曾占据了希腊,但古罗马十分重视希腊艺术,同时又保持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国王奥古斯都十分重视艺术,崇尚古雅典灿烂的文化,他想让罗马和雅典一样辉煌,罗马变成大理石的世界。在他以后的几位国王也是艺术......
为什么雕塑是一门不可替代的艺术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们随处可以看到雕塑,街头雕塑、纪念塑像等等。我国古代寺庙更是雕塑集中的地方,如四大金刚、五百罗汉、观音菩萨、如来佛等。虽然这些塑像大多是宗教的代表物,称不上严格的艺术,但它们当中也有的是独具匠心的产物,就像四川新都宝光寺五百罗汉,个个生动逼真,表情举止似真人般。中国佛教四大名窟(甘肃敦煌、洛阳龙门、山西......
为什么郑板桥的画、字和诗被称为“三绝”
郑板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是个“风流雅谑”,愤世嫉俗,怪吝成癖的人。他一生所走过的是一条超越前人、独树一帜的艺术道路。他的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曾有诗这样写着:“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清·蒋心余)。对板桥书画特征作了确切的艺术概括。 我们先说说他的一绝——板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