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为什么科学家们要研究陨石

1976年3月8日下午,吉林上空突然奇迹般地出现了耀眼的光球,接着剧烈的爆炸声,光球好象烟花一样向四周放射,“石雨”纷纷降到地面上。这是20世纪人们所见过的最宏伟的陨石雨,范围广泛到500多平方千米。地质科研人员收集到的陨石大约有100多块,其中3块的重量均超过100千克,最大的一块重量达1770千克,超过了美国地质科研人员收......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河外星系之说

当前,已经发现了千亿个星系。我们知道宇宙中除了银河系外,科学家又发现了10多亿个恒星系,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因为被银河系里的尘埃、气体所遮挡,至今科学家们利用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看到的最远星系大约为150亿~200亿光年。有些河外星系的外形呈椭球状,质量一般是太阳质量的10~200亿倍,密度较大,星多气少,科学家们把它们......

继续阅读

为什么恒星不是永远守恒的星星

天上的那些点点繁星,除了有几颗游动的行星之外,绝大部分都是遥远的“太阳”。它们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好象没有变化,因此人们叫它“恒”星。像牛郎星便是一颗恒星,它与附近的两颗星组成扁担形,起名扁担三星。我们现在看到的扁担三星与古人所看到的扁担三星并没有什么区别。 难道说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真的是一动都不动吗?不是。其实,每颗恒......

继续阅读

为什么人们用光年作为计算单位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光年这个词时,为什么老觉得它是一个时间单位呢!大概是因为里边有个年字吧。其实,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那么这个单位有什么用呢? 我们通常用毫米、厘米、米甚至千米当计量长度的单位。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铝锅的厚度用毫米来表示,人的身高往往用多少米来表示,象某人身高1米78,当我们说两个城市或两个地区之间距离时,......

继续阅读

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不会落到地上

那些在天空中可以一闪一闪眨眼睛的星星叫做恒星。恒星全是一个一个的“太阳”,是可以自己发热的星球。恒星都相当远,它们全有各自的位置,因此它们是不会掉到地上来的。 在天空中除了恒星以外,另外还有行星,行星比恒星小很多,而且也不会发光,它们全是与地球一样,绕着自己的“太阳”旋转的,它们也各自有各自的轨道,不会相互碰撞,也不......

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太阳也只不过是普通恒星

相对我们人类,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天体,它白天大公无私地给予人类巨大的能量,而夜晚月球的光亮也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可以时刻感到太阳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然而太阳对于无数的恒星世界来说,太阳只不过是一个大小、质量、体积、温度等方都居中的一般恒星。 从大小来说,恒星中有比太阳小的多的恒星,比如天狼星的伴星,它的半径仅......

继续阅读

为什么水星是一颗“名不符实”的行星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显然应该是水满为患的行星,事实并非如此,水星是一颗名不符实的行星,水星是一个干涸死寂的星球。 为什么水星上无水呢?首先是因为它距离太阳特别近,大约为地球距离太阳的1/3。如此近的距离,使它获得了太阳的厚爱,它获得了相当于地球赤道上太阳光照的6倍。加之,白天......

继续阅读

为什么在月球上能成为跳高健将

月球比地球小得多,体积是它的1/49,质量是它的1/81。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小得多,同样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地球上轻的多。月球上的引力仅为地球的1/6。相对质量,地球是月球的81倍,假设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来到月球上,他的体重将会是60/81≈3/4千克了。此时如果他还用在地球上跳高时那样的力量起跳的话,那么他会跳过2......

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月亮不会离开地球远去

月亮相伴着地球日复一日地已旋转了几十亿年,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组成了太阳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因此人们对月亮的运动研究得十分仔细,哪怕仅有一点点微小的变化都将被测量出来。200年前,天文学家便根据日月食的资料而发现了月亮绕地球而旋转的轨道渐渐变大,即月亮在慢慢地远离着地球。现代的精密观......

继续阅读

为什么“太阳中微子疑案”至今还未破

光芒四射的太阳除了可以发射可见光之外,还可以发射大量的看不见的射线与粒子。其中最奇异的就是“中微子”了。这种几乎没有质量、不带电荷而且又以光速前进的神奇粒子来自太阳核心,它就是太阳核聚变反应的产物。科学家们早已经从理论上推算出了太阳中微子的“产量”。 但是在最负盛名的美国霍姆斯塔克金矿洞中的那个“太阳中微子探测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