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为什么王彦统率的士卒要在面孔上刺字

在皮肤上刺字或是花纹,被叫做文身,是我国古老的文化风俗。中国最初的记载于《礼记》:“东方有夷,披发文身。”唐朝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讲唐朝文身流行一时,不光有专门从事这项专业的扎工,并且市场上还有专门卖刺扎工具的店铺。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的诗记叙元代时海南岛黎女文身的情景:“自持针笔扎向肌理,刺涅(染黑)分明非常细。” ......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闻鸡起舞”的故事

司马睿立国江东之时,黄河流域还处在战乱之中。北伐中原,收复故土本应是东晋头等相当重要的政治大事。那时,汉族人民对北方“胡羯”军事贵族的统治相当仇恨,并且希望东晋政权可以北伐。可是东晋统治者热衷于江南的庄园经营,其内部的争权夺利也牵制而且削弱了它的力量。统治者依然毫无进取之心,偏安江南,无心北伐,仅有少数人物进行了北伐活动,而最......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地下“长城”

位于河北永清县广袤的冀中平原上,人们发现这里密布着一群群宋辽时代的地下古道。根据初步考察发现,古战道规模十分宏大,分布点多达300平方公里;而且战道结构十分复杂,交错纵横,回环曲折,扑朔迷离。我国文物专家看后,都称赞地说:“万里长城与地下古战道,真是地上地下的两大奇观”。 永清县距离北京市大约70公里,它北靠永定河,......

继续阅读

为什么清代的服饰文化会出现一次重大的变革

1644年,清兵入关,贴出告示:“京城内外,剃发易服”,这便引发了封建社会中华服饰文化的最后一次的革新。 在清兵入关前,所有被攻占的原明朝统治地区,下令当地官民都要按照满族习俗剃掉前额头发,脑后留发梳辫垂背后。清兵入关后,通过武力法令残忍地逼迫军民等都改穿满族服饰(妇、孺、隶、伶、婚、丧等可不在此限),剃前额、后留辫......

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出家以前的名字叫做悉达多,生活在离现在两千五六百年以前,和我国的孔子同一时期,活了80岁。他是释迦族人,“释迦牟尼”的涵义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他生于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位置在现今的尼泊尔境内。他是个王族子弟,幼年时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娶过妻子,养过孩子。 悉达多之所以要出家修道,最终成为佛教领导者,是由......

继续阅读

为什么世界环境日定在“6月5日”

在1972年6月5日到16日,在斯德哥尔摩所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各国一致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在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这项建议。 何谓世界环境日呢?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人民注意全球环境情况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要求联合国系统和世界各国政府在每年的这......

继续阅读

为什么台湾在历史上有两次回归祖国

宝岛台湾,从古至今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历史上,它却曾经两次被外国侵略者所侵占,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战斗,它再次回到了祖国。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中国台湾,台湾人民不断发动起义,来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殖民统治。1661年中华民族英雄郑成功率数万将士开始收复台湾的战争。他们在台湾地区的禾寮港(在台南境内)登陆,很快得到......

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孙子》被称为是第一部兵学圣典

由孙武编写的《孙子》,又叫《孙子兵法》、《吴孙子》等(此书在春秋战国之交或战国时期),它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非常著名的兵家圣典。根据出土文物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共有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汉书·艺文志》着录为82篇)。这本书总结了自殷周以来尤其是春秋时......

继续阅读

为什么三教都奉关羽为神

现在中国的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十分盛行。不管是在儒家的文庙里,或者是在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里,经常都能看到那位关老爷的神位。然而专门祀祭关公的关帝庙、武庙,那更是遍布在了全国各地。它和儒家里的文庙、佛教的禅院、道教的仙观,多多少少,装扮粉饰着京都里的大邑、青山秀水,飘动的香烟,有着神秘的韵味,伴随着关公,已经度过了几千年的岁月......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完成对中国的作战准备以后,就于1937年在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从而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事变前,日伪军已经从北、东北、西北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即日军河边正三混成第4旅团驻在西起丰台以及东至山海关的北宁路上;并以汉奸殷汝耕所属的伪保安队1.7万多人盘踞在冀东;并以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以及李守信为首的伪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