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害兽也不能斩尽杀绝
害兽就是指那些对人类很有害的一种哺乳动物,当中最典型的是鼠类。鼠类对农业、林业、牧业都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传播疾病,例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因为鼠类具有穿挖洞穴的习性,还可以破坏大坝,能引起水灾。而鼠类的啮咬习性,还能够破坏工业设施,咬断电缆,造成断电。人们对鼠类可以说是深恶痛绝。长时间以来人和鼠进行了艰苦的斗争,采用化学药物、生物方法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综合措施来进行防治,才使鼠类的危害得到了一些控制。
像鼠类这种害兽要不要彻底消除,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要不要让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消亡呢?生物学家的观点则是否定的。
地球上不同的生物将形成不同的种群,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与微生物种群。在一定区域内,这些相等的种群自然地组合形成群落,像一片森林中所栖息的不同生物便是一个群落,然而群落连同它生活的无机环境所组成的能量、物质的转化与循环系统,又组成生态系统,也就是相互作用着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系统。
在一个群落当中,通过食物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群落中各个成员联结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然而实际上食物链也是很复杂的,互相交织形成网,又叫食物网。
在群落中,食物网之间的物种种类与数量是相互影响的。鼠类在食物网中占据在中间环节,是某些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像黄鼬等,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大多数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些毛皮兽。如若鼠类这一环节去掉,势必影响到群落结构,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学家极力主张,和害兽作斗争的原则是控制其数量,降低其种群密度,使其的密度降到危害值之下,像使黄鼠密度降低到公顷内少于1只,这样可以防止鼠疫暴发。
此外还有一些兽类,在局部某些地区或某一时期内密度很高时,也能够造成危害,像农作区特别是山区的野猪与熊,平原地区的野兔等,还有牧区的狼。这些动物都是用来狩猎动物,保持种群的适当密度,能够化害为利,来提供更大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