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战


1917年4月6日,美国站到协约国一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政治形势和战后进程发生巨大的影响。1914至1916年,美国仍是一个中立的强国。然而它给予协约国以大量的物质援助,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仅美国48家大公司1916年的决算就有9.65亿美元的盈利。中立政策对美国的垄断组织是极其有利的。美国也不反对出卖商品给德国。

德国的海上封锁使这一贸易不便于进行,有时甚至不可能进行。因此,1917年4月以前,德国仅从美国获得2000万美元的贷款,而协约国则得到20亿美元。

到1917年初,美国与协约各国已有了非常密切的经济关系,成了它们的债主。如果这些国家在战争中失败,美国就会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不能容忍德国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德国是它在世界市场上的危险竞争者。

此时,各交战国的经济都遭到了破坏,这些国家的人民被战争弄得疲惫不堪。尽管协约各国已经历着艰难困苦,但美国统治集团并不怀疑它们会取胜,也不想错过分脏机会。它打算全副武装地去参加分脏,并同协约国平起平坐地摆布战败国。美国的计划还包括削弱它的远东对手——日本。

对美国垄断集团来说,严重的障碍是那些许许多多的和平主义团体(美国限制军备同盟、美国反帝国主义者联盟、美国和平协会、美国独立同盟、妇女和平党、美国中立同盟,等等),它们的成员有各阶层和各种不同职业的代表人物。这些团体积极主张美国中立。

这种情热正好使美国垄断资本家可以假手交战国来大捞一把。但是当德国宣布进行“潜水战”,从根本上损害美国利益的时候,威尔逊政府又能利用这一情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鲁西塔尼亚号、阿拉伯人号和沙塞克斯号被击沉后,美国政府加紧在国内进行军国主义宣传。许多报刊杂志鉴于美国舆论的和平主义倾向,遂把美国的参战说成似乎是迫不得已的事情。4月6日美国参战,随后,其他一些美洲国家在美国及协约国的政治与经济压力之下也相继对德奥集团宣战。1917年参加战争的有27个国家,其中协约国方面占23个,中欧强国集团是四个。诚然,许多参战的国家并未直接参加军事行动,但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却在某种程度上深受他们所反对的战争之害。

德国宣布从2月1日起实行残酷的潜水战仅仅是美国参战的一个借口。而推动美国政府作出这一决定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俄国沙皇制度的被推翻和社会主义革命所造成的威胁。美国曾指望利用与美帝国主义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俄国资产阶级的上台来为自己最大限度地谋取私利。美国现在打着同盟关系的旗号就更有可能干涉俄国的内政,并对俄国的经济和政治加以控制。大批美国专家小组涌入俄国,以图用各种协定来束缚俄国,帮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宣言”中说:“美国亿万富翁们的地窖里堆满了以倒毙在欧洲荒原上的死者的鲜血重新铸造的金元。这些富翁们把自己的武器、自己的金钱、自己的反间谍组织和自己的外交官结合在一起,其目的不仅要击败同它一起进行国际掠夺的德国同伙,而且还要加紧绞杀俄国革命。”

美国政府作了很大努力,以便尽快把经济纳入战争轨道。全国划分为21个军事工业区。对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加速生产军工产品采取了措施。开始制造2万架飞机(其中5000架在国外制造),3.5万辆大型载重卡车。1918年的生产计划规定筹建16个大型枪炮工厂,预定1919年生产出1.9万辆坦克。

美国陆军的人数不多。截至1917年4月6日为止,美国陆军共计有12.7万名士兵和7239名军官。国民警卫队(独立编制的地方部队)为12.36万人。国内强大的反军国主义运动不允许政府和陆军部在和平时期增加军事开支,同时,也就不能扩大陆军。

这一状况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引起美国政府和军界的极大不满。他们号召美国人结束普遍的沉睡状态,集中最大注意力保障“国防”和“普遍的和平”,也就是建立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以便干预世界范围的政治。

为了广泛宣传军事和引起人民对军队的重视,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诸如美国和平同盟、仲裁法庭之类的军国主义团体,基宗旨是宣传这样一种思想:把国家的陆军和海军加强到足以同任何大国进行斗争的规模。为了同一目的美国曾举行过军队的行军和军事训练。

经过美国政府的努力,美国的人数不多的军队装备了第一流的轻武器,并经常试验新式军事技术装备。1908年至1909年,试验采用从8公里距离打穿300多毫米厚的克虏伯装甲的新式炮弹。1911年的大演习中曾使用摩托车进行侦察,使用汽车运输物资,后者在当时已被认为是有效的运输工具。美军当局极为重视将飞机应用于军事目的。1910年6月,在凯乌克岛进行了从飞机上向军舰模型投弹的试验。1910年底至1911年初,飞行员伊利成功地进行了在巡洋舰伯明翰号和宾夕法尼亚号甲板上起飞与着陆的试验。1913年,28架美国生产的飞机设有装甲座舱和射击校正器。1914年,试验了飞机用的三英寸机关炮。

1910年和1912年,陆军部和总参谋部为军队的整编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整编方案是由总参谋长伍德将军为首的总参谋部军官委员会拟定的。方案规定建立一支能同任何欧洲强国作战的军队。要求一旦发生战争时,至少能动员46万名士兵、4.3万名海岸炮兵(警卫部队)和30万名后备部队。为了便于组建军队和保障军队能有后备部队,建议将国这分为16个民兵军区。

1915至1916年,当美国的战争机器致力于建立一支庞大的陆军时,伍德便采用了这一方案的基本原则。1916年7至8月,通过了扩军法和军队拨款法,按扩军法拟将原有的31个团增至65个团。为了训练新兵,在美国本土建造了32座军营(16座供正规军用,16座供国民警卫队用)。每一座军营可容纳4.1万名士兵,从1917年秋季开始,由英、法军官进行训练。

1917年夏,美国开始将其军队调往欧洲大陆,主要是在圣纳泽尔、拉罗舍尔、罗什福尔、波尔多和马赛等法国南部的一些港口上陆。道路勤务部队和工程技术人员最先到达,其任务是为迎接主要部队作准备。辅助部队铺设大约1600公里的新铁路,架设16万公里的电话线,建成大量临时兵营、医院、仓库。第一批战斗部队于1917年6月底开始在圣纳泽尔上陆。

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的状况大为改观。但是不能指望立即得到美军的援助。美军运往欧洲的速度很慢。到1918年初,在法国的美军仅20万人。联军指挥部不准备在1917年战局中使用美军实施独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