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14日,前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本届大会是斯大林逝世后苏共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对当时的前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兄弟国家影响极为广泛,对西方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在开幕的当天晚上向中央委员会作了一个报告,其基本内容是有关反对个人迷信以及有关消除个人迷信在国家生活和共产国际中的影响。由于这个报告会后并未公布于众,史称为“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提出反对个人迷信的主张,着重对斯大林的功过进行评价,指出斯大林大搞个人迷信,独断专行。赫鲁晓夫指控斯大林违反党中央集体领导原则,搞个人独裁统治,迫害持不同政见的人,在国内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扼杀了许多前苏联优秀的公民,阻碍了前苏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赫鲁晓夫在会议召开之前没有和其它国家共产党商量,搞突然袭击,致使应邀出席会议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团措手不及。

在国际问题上,赫鲁晓夫提出一套理论,声称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准则,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组织要采取“和平过渡”的道路,不搞武装斗争和暴力革命。

在苏共二十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对赫鲁晓夫的做法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同意赫鲁晓夫关于抵毁斯大林和与美国合作主宰世界的观点和做法。赫鲁晓夫对此极为恼火,不仅不听从中共劝告,反而对中共代表团展开围攻。

在经济问题上,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些自由化的政策。他放弃了僵化的中央集权制下的经济模式,允许一些非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领域中的存在和发展。在对外经济方面,赫鲁晓夫则要求当时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和前苏联步调一致实行经济一体化政策。

苏共二十大召开了12天,于2月25日闭幕,赫鲁晓夫通过苏共二十大加强了他的权力和地位。

苏共二十大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苏共二十大以后,社会主义阵营随之解体了;中苏关系日趋恶化;前苏联各同盟国成了前苏联的附庸。苏共二十大后,前苏联全面修订了本国的外交政策,同美国进行所谓的和平竞赛、和平合作,面对美国的侵略扩张采取消极退让政策。

对苏共二十大的历史评价,至今在原前苏联本土和世界各国都是褒贬不一。但人们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即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是前苏联社会发展和对外政策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