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信仰得救


马丁·路德(1483-1546)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家,出生于埃斯勒本城。他早年曾受过律师的训练,后来在埃尔福特进入奥古斯丁修道会学习神学,学成后当了威腾贝格大学的教授。

路德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常常废寝忘食,无休无止地祈祷。他相信上帝爱每一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他将永远不能得救。他经常承受着信仰里的上帝对他的仲裁谴责。他对使徒保罗的《致罗马人书》怀有一个特殊的疑问,见该书第一章第十七节:

所以在这部福音书里,揭示了来自上帝的公正,这公正有赖于从始至终的虔诚。正如书上所写:“公正靠信仰而生”。

路德写下了心理困扰的时刻:

我尽可能厉行清规戒律。我习惯于蜗居在乡下,清算着我的罪孽;我一遍又一遍地忏悔;我一丝不苟地照规矩苦行;而且我的意识保持着自省……我尝试着用人类的药方——人的传统治愈良心的疑虑和困惑,越使用这些药方,我的良心里滋生的不安和忧虑就越多。

路德在研究了奥古斯丁的著作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接受了一个更为简单的神学教义,并在1513-1518年间找到了心境的平和。路德对《致罗马人书》有了新的看法,他的信仰驻足于保罗与奥古斯丁之间,路德把“正义因了信仰而有了生命”看作是他的解脱。信仰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接受上帝仁慈的拯救。拯救是一份恩宠,而不是一种努力。信仰意味着上帝自主地拯救世人,而不是因为世人卖力的趋奉。卖力的趋奉(建造教堂、烦冗的礼拜、刻意的苦行,等等)并非得救之道,热爱上帝才会有得救的自然结果。路德的信仰终于形成了,并成为指导宗教改革的一部分。

大主教阿尔贝特向教皇抱怨路德的行为,但是教皇只把这件事看作是一场局部的纠纷。路德进而质疑教皇的权威,导致争论在更广的范围内发生。与此同时,路德贴到教堂大门上的“九十五条论纲”,被印刷成书并一版再版。他的观点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他本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英雄。现在,台彻尔这样的赎罪券推销员走到大街上有了危险。萨克森的腓特烈,决定在他的王国里庇护路德,使其不受教廷的伤害。腓特烈厌倦了意大利教皇对德意志事务的干涉,乐得看到地区大主教吃瘪。

如此,路德的宗教改革就变成了宗教与政治力量的混合物。路德的目的是净化罗马天主教廷,保持教会的纯正。很快,他就被事变所裹挟,他的新看法变成基督教世界的精神与道德重整。即便如此,他和他的同党梅兰希顿仍不认为,他们创建了一个新的教会。这是姗姗来迟的,直到《教义条款》在1577年最终由路德宗教会确立。

在1518年的奥格斯堡会议上,路德拒绝收回他的观点。他被迫在服从或背叛教皇的权威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他最终选择了背叛。路德的朋友出于对他安全的担忧,连夜把他偷渡出奥格斯堡。1519年他到莱比锡参加一场辩论,对手是一位名叫约翰·艾克的善辩的人物。艾克把路德辩到图穷匕见的地步,必须作出选择,要么《圣经》,要么罗马教廷,路德选择了《圣经》。从那时起,路德就没有退路了。1520年,路德声名大噪,他的小册子用德文和拉丁文出版,通俗易懂,很多人阅读。1520年他写的作品有: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路德把这个作品比作吹倒杰里科城墙的号角。他号召日耳曼的统治者改革教会,他疾呼要在日耳曼实行改革,就不能不破坏教皇的权力。路德号召日耳曼的国王和诸侯们起来推翻教皇的权力,他给世俗的权力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任务。

《教会的巴比伦之囚》,抨击罗马教廷七种宗教仪式,路德把宗教仪式简化为两种(基督徒可以自己举行的)仪式——婴儿和新皈依教徒的洗礼和教徒集体领圣餐,以及忏悔告解仪式。

《论基督徒的自由》,提出“因信称义”,路德阐述他的主张:上帝自由地依据信仰,而不是仪式、宗教功课或苦行功夫去拯救信徒。

在路德看来,罗马教皇已经变成了非基督徒,所作所为犹如魔鬼。他写道:“不必奇怪,如果上帝从天上降下一场怒火或者硫磺火,把罗马打入地狱,就像上帝曾经这样对待撒旦和罪恶之城格莫拉似的。”

1520年6月15日,罗马发布了教皇通谕令,谴责路德是异教徒,要求正统的基督徒烧掉路德的著作。路德派教众的回答是当众烧掉教皇的通谕。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尔斯五世,想要协调罗马教廷与路德派教众之间的冲突。他知道不能容忍整个民族的日耳曼教会割裂他的帝国版图。他传唤路德到1521年召开的沃尔姆斯议会上,路德当面对皇帝申明:“除非《圣经》或令人信服的说理证明我错了,否则我宁可做一个称义上帝问心无愧的囚徒。我不能反对我所不情愿反对的事情。与良心作对既不安全又不正确。愿上帝保佑我。阿门。”

一个月之后,路德被罗马教庭革除教职并宣布不受法律保护。他只得躲入一个名叫瓦尔德古堡地方的教堂里。在这里他开始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他于1534年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的翻译工作帮助了现代德语的形成。路德的《圣经》和赞美诗在宗教改革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阅读《圣经》,从最高阶层到最低阶层。在此之前,《圣经》都是拉丁文的版本,只有教士和学者才能阅读。翻译成德文,并且刊行于世,现在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阅读《圣经》了。

在改革某些核心信仰的同时,路德希望改革教会的清规戒律。他不赞成修士、修女和神甫独身,不赞成禁止牧师结婚。他自己就与一位叫做凯瑟琳的还俗修女结了婚,他们共同养育了几个孩子。

路德强烈地支持1524-1525年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加强了世俗王公的势力,德意志因此四分五裂。1524年以后,只要罗马教廷对沉默的路德采取任何措施,都会引起内战。

1529年在施佩耶尔议会上,日耳曼同意接受路德派宗教改革的诸侯们,共同提出“抗议宗”,反对罗马帝国和信奉天主教的诸侯。1531年,缔结“抗议宗”的诸侯和城市形成了一个政治实体,叫做施马尔卡尔登联盟。这个联盟是欧洲的一股新兴力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一步又一步地传播到欧洲所有国家。在马丁·路德的有生之年,他终于看到整个欧洲大陆都实行了宗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