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帝国


公元前324年,印度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因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又称孔雀帝国。

公元前327年5月,马其顿亚历山大在灭亡波斯后越过兴都库什山,侵入次大陆的西北部。亚历山大将那里的许多小国各个击破,很快征服了五河流域。亚历山大还想继续东进,但由于士兵厌战和难陀王朝的强大,不得不于公元前325年顺印度河南下撤回巴比伦。

亚历山大退兵之后,次大陆北部人民起义到处发生,政局十分动荡。这时,一个名叫旃陀罗崛多的人成为驱逐马其顿驻军的领导者。他早年在难陀王朝廷供职,在亚历山大入侵时,企图借机推翻难陀王朝,未遂。旃陀罗崛多(约公元前324-300年)领导的起义军成功地驱逐了侵略者,大约在公元前324年,旃陀罗崛多便独立为王。而后,他又东进攻下摩揭陀的首都华氏城,终于推翻了难陀王朝。从此,次大陆北部统一起来。

旃陀罗崛多依靠大批常备兵(据说有兵达60万人),在次大陆进行扩张和征服;成功地抵御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公元前305年)。

孔雀王朝至阿育王时,又大举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此时,次大陆除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都已并入孔雀王朝的版图,形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统一帝国。

孔雀王朝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帝国。国王是国家的最高主宰,集政治、军事、司法等方面大权于一身,并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维护统治。

国王之下有一个不大的统治阶层,这些人可以充当国王的顾问和参议,也可以被选拔为各种官员。

官员有三类。第一类是地方长官,他们主管修治河渠,丈量土地,监督灌溉用水之公平分配;他们也管猎户,有权酌情予以赏罚;他们还负责收税、监督与土地有关的行业(如伐木、采矿等),还负责修治道路。第二类是城市长官,他们分为六组,每组五人。各组分别主管手工业、外侨、生死登记、市场交易及度量衡、产品检查以及征收什一之税等事项。第三类是军事长官,他们也是分为六组,每组五人。各组分别主管海军、后勤辎重、步兵、马兵、车兵以及象兵。

孔雀帝国分若干省,靠近都城的东部和中部省份由国王直辖,边远省份往往由王子统治。帝国境内还有很多半独立的部落。例如美伽斯提尼曾说:“印度凡有一百一十八部落”。国王对中央、地方和军队的官员都派密探进行侦察和监督。

孔雀王朝时期,生产力有进一步的提高。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经很普遍,灌溉事业也发展起来,各地开凿了沟渠、水井和池塘。手工业也有发展,出现了一些以棉纺织品著称的地区。印度的棉纺织业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直到英国资本主义入侵,才遭到破坏。

造船、建筑、雕刻等业也有进展。现在保存的刊刻诏令的石柱,重量有的达50吨,高15米以上。柱头往往雕有十分精美的动物形象,充分体现当时手工业的发达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公元前185年前后,孔雀帝国的最后一个国王被部将普沙密多罗·巽伽推翻,在摩揭陀建立了新的王朝。自此,孔雀帝国结束,统治印度1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