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孟子的母亲要搬三次家
孟轲在三岁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依靠母亲纺纱织布来维持生活。家里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贫苦,可是母亲一心要将儿子教育好,把他养大成人,让他做一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可是小孟轲却十分淘气贪玩。他与村里的孩子一起上树掏鸟窝,下河去摸鱼虾,时常玩得忘记了回家。母亲为了寻找到一个好的环境来教儿子念书,便将家搬离了那些有淘气孩子的地方。
但是,新搬的地方隔壁又是个铁匠铺。小孟轲又学着铁匠玩起打铁来了。于是,孟母又一次搬家。而这次,她干脆把家搬到了郊外的荒野之处。她认为,这样单独居住,儿子便能专心念书了。谁想到,清明节一到,荒野里又一下来了很多上坟的人。于是小孟轲再次从家里逃出去观看上坟人,而且学着大人的样子拿小树技挂纸钱,烧香、磕头。
孟母不得不第三次搬家。这次她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边,而且正式把儿子送到学校拜师读书。可是枯燥乏味的教学让小孟轲很是忍耐不住,他又逃学了。这次孟母自己也忍不住气了,她一把把儿子拖到织布机旁,拿了把剪刀“咔嚓”把自己织的布全剪断了,说:“不愿读书的人将来长大了就与这剪断的布一样是没用的东西!”
这回小孟轲终于受到了震动。他下决心不再辜负母亲对自己的希望,发奋地读书,最后终于成了战国时的大学问家,世人尊称他叫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