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铁可以百炼成钢
钢铁这两个字常常被人们连在一起使用,好象它们是一个东西。其实钢和铁都是铁和碳的合金,但它们主要差别在于含碳的分量不同。
铁可以分两种:一种叫生铁(铸铁),一种叫熟铁(锻铁)。它们通常是这样区分的:含碳量大于1.7%的叫生铁,含碳量小于0.3%的叫熟铁。熟铁软,有韧性,容易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但对人们作用不大。生铁很硬,有脆性,能够经得起很大的压力,但它拉力差,更适宜做大机件,例如机身、机座等等。生铁容易碎裂,强度、延展性也都很不够,在工业上的用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它比熟铁用途更广。人们为了加大铁的使用量,想办法把铁炼成钢。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比熟铁高,大约在0.3%~1.7%之间。钢同时具备了生铁和熟铁的优点,又去掉它们的的缺点。钢又硬又韧,耐得住大压力,经得起大的拉力,容易锻压成各种形状。它可以做大机件,也可以做小零件。钢的种类有许多。通常说来,只含碳元素、不含其它金属元素的钢叫“普通碳素钢”。而在普通碳素钢里加进铬、钨、镍、锰等金属元素,就可以炼成各种不同的“合金钢”。史书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越王勾践送了吴王阖闾一把宝剑,吴王一看很好,就命令手下人仿照铸造,而且要造得更好。精通炼剑技术的干将莫邪夫妇接下任务,“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干将妻(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女三百人彭橐装炭……”果然炼成了两支犀利的宝剑。
2000多年前的人在科学知识上有许多限制,他们把冶炼这件事看得很神秘,无法解释它们,便只好用什么“天地”、“阴阳”之说来解释。但是,炼钢的基本规律他们是摸准了的:用铁做原料,通过高热,反复锻炼,减低含碳量,“百炼成钢”。
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匠人要算清末沉广隆剑铺创始人沉庭樟,他通过不断探索,并且恰到好处的掌握了淬火技术,他炼出的剑“坚韧锋利,斩铜如泥”与“刚柔并寓,能屈能伸”。他铸的软剑,柔可绕指,围腰似带。1911年,据说在龙泉县击剑比赛中,沉氏“壬字号”剑能一下扎穿3层铜板而刀不会卷。宝剑对击时将对方的剑砍为两段自己却完好。沉氏由此获得“剑魁”的称号。1915年,沉氏宝剑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奖章和奖状。
与此同时龙泉剑作为工艺珍品,也畅销国内外,驰名于世界各地。1983年,沉氏第三代剑的传人成功研制出新品“云花剑”,并荣获“中国国际旅游商品优秀奖”。
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一柄古剑,长眠地下高达2000多年,据考证这把剑正是当年越王勾践用过的宝剑。它依然光芒四射,锋利如新,令人叹为观止。科学家对古剑进行检测时又发现,勾践剑中所含元素高达9种之多,有的甚至还是稀有元素,可见当年铸剑师在炼制中掺入这些元素,难怪这把剑如今仍然削铁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