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1601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其最有代表性的悲剧《哈姆莱特》。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夜,伊丽沙白女王统治末年。圈地运动仍在农村进行,城市平民生活愈来愈艰难,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室间的联盟渐趋瓦解,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末莎克索·格拉马提卡斯编的《丹麦史》最早记载了哈姆莱特的故事。16世纪末,英国作家以复仇为主题将它编为戏剧,一时极为流行。

莎士比亚把它重新改编,把一段中世纪的复仇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潮流,饱含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鲜明热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悲剧故事。

《哈姆莱特》的基本剧情是: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接受教育,因父王突然死去,他返回丹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继承了王位,不久,母后同新王结了婚。老王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他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哈姆莱特决定复仇,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为了掩护自己,他开始装疯卖傻。克劳狄斯中途怀疑他已知悉内情,利用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去试探他。哈姆莱特则通过改编一出谋杀兄长的戏剧《贡札古之死》在宫中演出,试探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中途仓皇退席。宫内大臣波洛涅斯即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向新王献计,去帷幕后偷听母后同王子的谈话,哈姆莱特以为是新王,一剑将他刺死。克劳狄斯派哈姆莱特和他的两个同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请英王杀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发现阴谋,调换密信,脱险回来。归来后才知道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又远走他国而发疯,落水而死。克劳狄斯挑拨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同哈姆莱特比剑,并置下毒剑、毒酒两道杀机,结果,哈姆莱特、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克劳狄斯亦被刺死。哈姆莱特临死前嘱托他的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哈姆莱特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对友谊、对爱情、对政权、对国家都有一整套人文主义的观点,然而他的理想遭到残酷现实的嘲讽,叔父克劳狄斯弑兄自立,还娶了他的母后,他的同学和情人则成了克劳狄斯的帮凶,他最后也因中毒计而死。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莱特的死,赢得了对专制统治的道义上的胜利,给予观众的是人文主义者奋斗的悲壮历程。

剧本中的其他人物也都很有个性,作者在刻画他们时注意描绘其心理的复杂结构。克劳狄斯是个凶残狠毒的专制统治者,然而他的“脸上堆着笑”,对人很是和气;波洛涅斯昏庸老朽,自以为是;奥菲利娅天真柔弱,她既真心爱恋哈姆莱特,又甘愿作父亲的工具,去试探心上人,她的死是宫廷阴谋斗争的结果。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在这部剧作中,不同人物与不同处境下使用的语言都不相同,文雅与粗俗,哲理与抒情,嘲讽与深挚,都各如其人,恰如其分。

《哈姆莱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它的成就是辉煌的,几百年来,它以那鲜明热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广传世界各地,它作为一部富有激情与思辨力的悲剧感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莎士比亚的戏剧在我国也同样深受欢迎。一代名家朱生豪先生以毕生精力倾注于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工作。在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朱生豪先生以一病之躯,长年累月闭门不出,孜孜不倦地翻译,将莎士比亚的主要剧作都译成了中文,然后他却因此而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