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


所谓“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针对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包括遏制、封锁、颠覆、污蔑、煽动等一系列的紧张对峙状态。

1946年3月5日,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反苏、反共演说为标志,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要求遏制前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这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冷战”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术语,是1946年4月16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一篇讲话中首先提出来的。1947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冷战: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等文中,把冷战局面归结为美苏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和不战不和的对峙局面。

此后,“冷战”这一政治术语被广泛采用,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美国外交,尤其是它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专有名词。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冷战,美、苏及有关各方说法不一,甚至针锋相对,即使美国人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前苏联应负主要责任,他们认为冷战源于前苏联的极权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及斯大林的偏执狂,美国采取遏制政策是对前苏联行为的反应。

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应承担主要责任,他们认为战后前苏联对安全的要求和做法是正当的,美国极力限制前苏联的影响是为了建立它自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反苏反共只不过是为其政策寻找口实。

实际上,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反法西斯战争胜局已定,美国已不再需要前苏联,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基础已不复存在。而在战争中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起来的美国,急欲在战后建立其从未有过的领导地位,但鉴于前苏联的实力和威望,美国无力、也不愿与苏直接对抗,于是遏制前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影响便成为当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

这一基调的形成便影响到20世纪下半个世纪中苏美两霸领导集团的国际思维——也就是外交家们常说的“冷战思维”。

为了能够实现反苏、反共、阻挠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的目的,美国极力在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周围建立军事集团,到处以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和维护美国及西方的“安全”为由干涉他国内政,先后在欧洲、中近东、东南亚等地区组织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等军事或准军事集团。前苏联也极力保护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等与之相对抗,还在世界许多地方通过第三方与美国进行激烈争夺。在战后40多年里,美苏之间或明或暗进行争斗的事件屡屡发生,加剧了世界和地区性紧张局势,有时甚至到了战争边缘。

美苏两国之间的争夺主要表现在常规和核军备竞赛上。而两国间的对峙好几次达到“热战”边缘,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及40年代末和50、60年代发生的几次柏林危机,便是突出的事例。

整个“冷战”时期也时不时地爆发局部的“热战”。美苏或一方亲自出马、或通过支持他方在亚非拉等地区进行了军事较量。例如:

在朝鲜,美国操纵“联合国军”,同得到前苏联支持的中朝两国军队进行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

在越南,美军又一马当先,拉了几个盟友同中苏两国支持的北越从50年代一直打到70年代,打了20年。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对受到前苏联支持的古巴实行经济制裁,策划颠覆、武装干涉危地马拉、萨尔瓦多等左翼政府,派重兵强行入侵亲古巴的格林纳达。

在南美,美国支持和参与推翻智利等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府。

在非洲,美国和前苏联各支持一方,在刚果、安哥拉、红海之角等地鏖战了数年。

在欧洲,前苏联对西柏林的几次封锁都使前苏联与美、英、法等国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对峙。

1979年,前苏联重兵入侵阿富汗,引发严重的国际危机。

意识形态的相互对立是冷战中最具特征、持续性最强、影响最难消除的原因和遗产。以至到目前为止,“冷战”遗存最多的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思维方式。美苏为壮大自己、削弱对手,在文化、宣传等思想文化意识领域进行了长期的、耗费巨大的斗争。

与“冷战”密切相关的一个词便是“缓和”。冷战中,美苏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50年代末之后先后搞过几次缓和,以避免发生双方都难以承受的大规模直接冲突,以及争取时间去积聚更大的力量。20世纪50年代末的戴维营会谈及“戴维营精神”、60年代末和70年代大肆宣传的军备控制谈判等,都是“缓和”的产物。

然而,“缓和”并不可能真正缓和双方紧张对峙的冷战关系。自从1979年前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后,80年代的美国里根政府对前苏联又开始采取强硬政策,大力扩军备战,特别是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不惜耗费巨资,力求运用高技术手段谋取能压倒前苏联的军事优势。前苏联不甘落后,从此双方展开了冷战中又一轮更危险的军备竞赛。

40多年的冷战使美苏双方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在不同程度上伤了元气,使两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均下降。相比之下,前苏联更是吃力得多,其后果也更严重,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发展停滞。

为摆脱眼前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前苏联在外交上提出“新思维”,对美国转而采取守势,逐步甩掉东欧、越南、古巴等“包袱”,收缩战线以求得喘息时间。

1989年1月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后,美国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把对苏政策的重点从军事对抗转为和平演变。此后不久,前苏联、东欧以政治多元化开始发生剧变。

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布什与戈尔巴乔夫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晤,双方宣布结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来形成的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将其抛进地中海底”。

1990年10月,冷战最重要的象征之一,竖立了30年的柏林墙被推倒,前东德被西德吞并,德国统一。11月,欧安会各成员国首脑汇集巴黎,缔结了“新欧洲巴黎宪章”,冷战正式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