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上任之后


上任后的林肯总统所面临的是一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南北战争。在林肯就职典礼后的第二天,他收到了南部联盟萨姆特堡垒司令罗伯特·安德森少校送来的紧急报告,说他们的粮食储备只够维持4个星期;而且南部联盟分子早已准备就绪,只等戴维斯总统一声令下,就要炮轰萨姆特堡垒,扯下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旗。形势十分危急。

林肯召集了他的内阁成员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讨论是否向萨姆特堡垒提供给养问题,7个内阁成员中有5个反对给安德森运送粮食,一个赞成,还有一个的意见模棱两可。后来,内阁又召开了几次会议,但都无结果。直到4月6日,他才通知南卡罗来纳的官员说,他准备给萨姆特堡垒运送给养。

然而,南方竟不宣而战了。4月12日凌晨,围困萨姆特的南部联盟军队向萨姆特发射了第一炮,接着迫击炮、榴弹炮等各种炮弹一起射向萨姆特。炮击持续了33个小时。最后,安德森终于放弃了这个堡垒。林肯原来试图对南方进行安抚的做法已经无济于事,便于15日正式宣布镇压南方的叛乱。南北战争从此展开。

开战双方从力量对比上看,北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北方联邦有23个州,2300万人口,几乎所有的重工业、军火工业和轻工业都集中在北方。南方联盟只有11个州,900万人口,其中400万是渴求解放的黑人奴隶。南方只经营农业,仅有一些小型的兵工厂。在当时的美国生产总值中,南方仅占四分之一。但是,南方对战事蓄谋已久,又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外部有英、法两个列强的支持,因为英、法两国都不希望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妄图支持南方奴隶主,以此遏制美国的发展。

1861日4月15日,林肯总统号召忠于国家的各州,在3个月内提供75000名士兵,以便联邦政府把叛乱镇压下去。在城镇和村庄里,人们群情激昂,同仇敌忾,各界人士为招募和装备军队进行募捐,几乎每个村镇都有人参军,他们庄严地宣誓要在7月中旬以前粉碎这次叛乱。在这以前,华盛顿实际上处于不设防状态,首都的防御部队只剩几十人。然而,到了7月初,华盛顿简直就是一个兵营,大约3万名志愿兵挤满了首都,从马厩到国会大厦的大理石楼厅,到处都住上了人。

此时,距华盛顿大约25英里的地方,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布尔河畔,南部联盟博雷加德将军率领的2500人的军队正大兵压境,狂呼着“向华盛顿进军”的口号,气焰十分嚣张。

内战开始后,林肯自任陆海军最高统帅。1861年6月29日,林肯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对南部联盟的作战方案。会上有人建议,联邦军队目前应暂时按兵不动,等组成了一支更加训练有素和装备充足的部队后,再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林肯否决了这一意见,决定由麦克道尔将军率领一支3万人的军队进攻布尔河。但是由于军队缺乏训练,这次战斗仅打了一个白天,联邦军队就溃败了。首都华盛顿也险些失守。

1862年1月27日,林肯发布了向南方发动总攻的总统作战命令。他命令50万大军分两路出征,一路由格兰特将军指挥,直取密西西比河流域,另一路由巴特莱尔将军指挥,从海上攻取密西西比河口的新奥尔良。5月,两军在新奥尔良会师,胜利完成了总反攻任务。

1862年6月,南部联盟罗伯特·爱·李担任了北弗吉尼亚军团司令后,派遣杰克逊部队向谢南多亚河谷进军。杰克逊率领17000名士兵横扫河谷地区,把联邦军打得一败涂地,俘虏了3000人,夺取了大量物资。这一出其不意的袭击使形势变得严峻起来。

6月26日至7月2日在里士满以东半岛地区进行了几次战斗,这场战争后来被称为东线的“七日之战”。罗伯特·李指挥的部队企图切断麦克累伦在怀特豪斯兰丁的基地同后方的联系,于6月26日开始向波托马克军团在梅坎尼克斯维尔的前哨阵地猛扑。麦克累伦为了依靠海军的掩护,向詹姆斯河且战且退。7月在詹姆斯河北岸的据点莫尔文山与叛军激战,接着败退到哈里森斯兰丁,从这里再撤回到华盛顿地区。这是联邦军自1862年4月开始的,企图夺取里士满的第二次半岛战役,至此终以失败而告终。新奥尔良也得而复失。

林肯开始在白宫直接指挥几支部队的行动。他把麦克道尔、班克斯、弗里芒特率领的三支军队编成一支新的联军,命名为弗吉尼亚军团,他们拥有三倍于杰克逊的兵力。波普将军任这支军队的司令,波普以勇敢著称,但也过于刚愎自用。8月,林肯指示波普组成一支小部队,相机袭击敌人,给敌人以重创。但是,波普根本不予考虑。他的部队终于在遭到敌军一系列打击后,于8月30日被逐出布尔河阵地。

联邦军队一败再败的消息像急风暴雨般地震撼着华盛顿。这时,从华盛顿开出的火车挤满了人,他们争先恐后逃离华盛顿。联邦政府部大厦周围用成百桶的水泥构筑了防御工事。按照总统的命令,政府各部门的公职人员都登记入伍,并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官员们已将重要文件捆成包,随时准备带走。

9月,马里兰州田野上的庄稼一片金黄,趾高气扬的罗伯特·李率领部队越过波托马克河进入马里兰,开始了叛军向联邦军队的第一次大举进攻。叛军的目的是使马里兰脱离联邦,并进而攻占宾夕法尼亚。17日,麦克累伦的9万大军与罗伯特·李的部队在安提塔姆河畔遭遇。叛军的人数只有联邦军的一半。双方的士兵摆成了三英里长的阵线、面对面地开火,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战斗结束时,双方各伤亡12000多人,地上“成排躺着的尸体就像片刻之前站着的队列一样整齐”。叛军重新渡过波托马克河,又一次撤回到南部。麦克累伦本应跟踪追击李的部队,但他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篡改、歪曲总统要他“有可能就摧毁叛军”的命令,放过了本来可以歼灭的敌军。

至此,南北战争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在战争的这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处于劣势,许多方面是由于林肯政府在政治上动摇不定造成的。

随着战争的发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林肯政府对前段战事进行反思后逐渐采取了一些果断措施。1862年5月20日,林肯颁布了宅地法案。这是美国在战争时期的一项重要法令,是美国资产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一种革命的方式。法令规定:凡是美国公民或已请求入境的移民,均可交10美元手续费无偿地到西部地区获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经营5年之后,即享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这个政策有效地阻止了奴隶主势力向西部的扩张,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劳动人民和黑奴投入战斗的积极性。

由于黑奴参战,北方战局迅速好转,逐渐从混乱的防御局面中解脱出来,转败为胜。

1865年3月,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林肯亲临前线主要战场慰问将士,使为国流血流汗的官兵深受鼓舞。林肯还与格兰特、薛尔曼等人一起作出了关于战争的最后一些重大决定。4月9日,在里士满以西95英里处、阿波马托克斯村的一间小房子里,南部联盟罗伯特·李向格兰特交出了他的全部军队,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不久,南、北卡罗莱纳州的南部联盟的军队也全部投降。几周内,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北部的胜利维护了以联邦为形式的国家的统一。这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是独立革命的延续与深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也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革命”。

在南北战争期间,林肯身为总统,除了战争这个头等紧迫的大事外,还要处理许多复杂事务,他制定了新的关税法,设立了国家银行,鼓励移民,开始兴建横贯大陆的铁路。这些措施为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为后来美国工业生产的飞跃打下了基础。为了整顿政府、挑选忠诚的人来担任政府的重要职务,他在1639名官员中,撤换了1457人。他处理问题秉公而坚定。

林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次,他站在旅馆阳台上检阅部队。突然下起了大雨,士兵们浑身湿透。站在林肯身边的人催他进屋避雨,他却回答说:“既然士兵能受得了,我想我也受得了。”1864年11月,林肯搭乘轮船,冒雨站在甲板上,五六名船员拿来一块防水帆布给他遮雨,他则坚持在雨中同所有船员一一握手。最后轮到和一个加煤工人握手了,这个工人的手上和脸上全是煤灰,他对林肯说:“先生,我的手太脏了,不便与您握手,但我是船上最敬爱您的人。”林肯大声说:“把你的手伸过来吧!你的手是为联邦加煤弄黑的。”当人们问道:“你为什么老是爱同火车司机和加煤工人握手呢?”林肯回答说:“这些统统可以洗掉;我总想认识和了解在我前面开路的人。”

林肯在任期间,不论多么忙,对来访者总是接见。1865年4月14日,也就是林肯遇刺的那一天中午,一位黑人妇女来到白官大门前,要求见林肯总统。当她通过一个主要入口处时,卫兵拦住了她。她忽地一下从卫兵手臂下冲了过去,径直朝里面的一道门走去,卫兵高声说道:“夫人,总统很忙,他不能接见你。”“看在上帝的面上,请让我去见见他吧!”她央求着。或许是因为她的喊声传到了里面,这位妇女后来追述说:“突然,门打开了,林肯先生就站在门口望着我。他微笑着说:‘我有时间同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交谈。让这个善良的妇女进来吧。’”总统倾听了这位妇女讲述了她和她丈夫的生活情况。他们原是里士满附近种植场的奴隶,《解放宣言》发表后来到华盛顿。她丈夫参加波托马克军团去前线打仗,家里留下了3个孩子。起先他的军饷按月发来,但后来就停止了。他问总统能否帮她领到她丈夫的军饷。总统耐心听完她的话后,对她说,“你有权利得到你参军丈夫的军饷。明天这个时候再来吧,我将把签好的条子交给你。”这个妇女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1863年,林肯还说服了妻子让儿子罗伯特参军。他对妻子说:“玛丽,多少可怜的母亲都已忍痛作出了这种牺牲,而且永远地失去了他们。”儿子参军后,他又写信给部队司令官,要求不要让罗伯特当军官。按照部队的规定,罗伯特后来获得了上尉军衔。在部队里,罗伯特表现很好,总是乐于承担分配给他的艰苦工作,不因为他是总统的儿子而指望得到不同于其他军官的优待。作为总统,林肯年俸为25000美元。但是,他在四年中用这笔钱购买了75000美元的国家公债券。

1864年11月8日,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如期进行。当时的政治形势异常复杂尖锐,由于联邦军已经扭转了战局,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再加上左翼力量对共和党的支持,林肯终于以压倒性的优势票数再度当选了美国总统,击败了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人乔治·麦克累伦。